系列作品
1930 年代的中國藝壇,除了在北京、上海等地區蓬勃發展,南方沿海城市廣州及香港同時形成了一股發展中國油畫的力量。余本、關良、李鐵夫、馮鋼百、黃新波、李秉、伍步雲、陳福善、鮑少遊等畫家曾聚居香港,令這沿海小城市出現一個細小但活躍的藝術圈。

余本為香港五十年代最傑出的畫家之一,其作品對早期香港藝術發展殊有影響。餘氏早於1918 年遠越重洋赴加拿大謀生求學。1928 年考進溫尼佩格藝術學院(Winnipegschool of Art), 開始接受正規的藝術訓練, 師從名畫家L.L. Fitzgerald。1929 年轉入多倫多安大略省立藝術學院(OntarioCollege of Art),跟隨加拿大名畫家J.E.HMacDonald、J.W Beaty 及Frank Johnson 習畫。

1932 年,余本的作品已於海外獲得認同,並成為首位華人藝術家擠身加拿大渥太華美術館(National Art Gallery, Ottawa)。及至1935 年,余本回國,並定居香港,設立畫室繼續創作,同時授徒,致力推動香港的西洋畫發展。30-40 年代的香港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港,文化藝術相對落後,在這兒發展藝術並不容易,余本在物質貧乏的環境下,仍能堅持差不多每年舉辦展,創作力驚人。1937 年徐悲鴻來到香港,參觀了余本的畫展和畫室,讚歎說:「我以為油畫在中國是處女地,尤其是南方,想不到香港竟然有兩位出色的油畫家:一位是李鐵夫,一位是余本。」
余本一生60 年的油畫創作,以1956 年從香港回歸廣州為分界,可以劃分為「香港時期」(1935-1956)及「中國時期」。

余本先生從事油畫創作60 年,從整個人類歷史來看,60 年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對於畫家的一生來說,60 年來的光陰已經不是短了,基本上可以看到他創作發展的過程和藝術風貌。以1957 年為分界線,他歸國之前作為前期,歸國之後作為後期,作品有人物、風景、靜物三個部分。

從20 年代末至1957 年以前,他的油畫作品以人物畫為主,同時創作一些風景畫和靜物畫。早在加拿大安大略美術學院學習時,他已是一位很有才能的美術青年;同時,也是困難的中國人民的一員,飽嘗過人世間的辛酸,對下層勞苦人民,有著特殊深厚的感情。是以喜歡描寫舊社會裏街頭待雇的苦力,辛勤耕作的農夫,或是與風浪搏鬥的漁民,或是市場上的小商小販。他曾說,「一個畫家應該畫他所熟悉的生活,反映他對事物熱愛的感情,而不是憑空虛構,或者硬去畫不屬於他的階層的東西,那只能成為一種裝飾品,而不能成為一件有感情的藝術品。假如要我去畫一些表面上富麗堂皇的事物,我是不成的,沒有那種感情。」

在他的心目中,勞動人民是最健康、最美的。在1935 年,去國10 載的他猶深深的惦記著家鄉,執著地喜愛那些勤勞樸素的人民和泥土氣息。當他從大洋彼岸回到祖國創作的第一幅作品就是《晚歸》。他說,「我畫這幅《晚歸》,是因為我祖父是耕田的農夫,我出生在鄉下,從小就在耕田者的身邊長大,所以很自然地就拿這做題材。」

又說,「我只能而且必須刻畫這些形象倔強的、反抗的內心世界。這就是他們堅強的性格,雖然他們的生活很艱苦,然而我沒有把他們處理成叫人憐憫。」在他的許多人像作品中,都體現著他的這些美學思想。就拿《晚歸》來說,他卻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發掘著他們健康、樸實的美的本質。

《晚歸》在畫面上描繪著霧色蒼茫的黃昏,一位健壯的莊稼漢扛著木犁,牽著一隻大水牛走在回家的田野上。人物與牲口置於前景,是畫面的主要部分。構圖是飽滿的,卻沒有充塞之感。通過對落日餘暉的成功表現,天空上出現一抹淡淡的晚霞,遠方的村舍、隱約可見的山陵,使畫面的空間顯得開闊而遼遠。背景的清淡與人物的厚重凝練,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那金黃的、赭褐的色調又使人覺得溫暖與和諧。即充滿了田園的詩意,也展現出畫家對這莊稼漢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