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去看閔希文,在上海一個新大樓。走到大樓進電梯上高層,像舊樓,雙層鐵門,小單位。在不大的屋內,倚窗邊大約半坪的空間,立一個小小畫架,光線很好,老人家很是欣慰,與夫人走過半世紀的風雨,如今相偎在這小樓。
年輕時受教於林風眠,滿懷理想藝術家的青春夢,學好日語,準備到日進修,遇到日本侵華;學好法語要留學歐洲,卻是二次世界大戰。後來只好用日文、法語翻譯了日本、法國等西洋油畫論述的著作。
在文革之前畫了不少很好的美術作品,但後來留下來的不多,文革前後十多年對印象派及後印象派塞尚有研究的他在美院的圖書館當工友。文革之後,全國學蘇的大環境,美院的學生竟不知有印象派,圖書館的工友竟像少林寺藏經閣老和尚一樣,傳授上乘功夫給予有緣的弟子,閔希文低調地講授當年大家不知的西洋近代美術印象派。
這位與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年輕時的同學,相同的才華橫溢,就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走向迥異的生命路,他們年紀大些時,還有書信往來,我看了真是無語,不一樣的生命,你不能選擇,這不是小說,他們即是身邊人。
1994 年我買下了老畫家所有的作品,早期1950 到80 年代之間中斷了十多年。至80 年代,整理展出並出版了老人生平第一本畫冊,我用了他40 年代的自畫像做封面,光色亮度格外明麗的畫中青年,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