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出生於臺灣高雄市

學歷
1991 美國紐約大學藝術史博士,美國紐約
1985 美國馬里蘭大學藝術史碩士,美國馬里蘭州
19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文學士,臺灣臺北

經歷
2007–2017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授
1999–2007 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所長暨藝術中心主任
1998–1999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1992–1995 美國肯塔基州伯里亞學院助理教授
1983–1985 美國馬里蘭大學助教
1975–1982 臺北縣立三重國民中學美術教師

個展
2025 《萬象隨喜》。臺北市:敦煌藝術中心
2014 《悠遊藝想》。臺北市:索卡藝術中心
2007 《再現自然,探索新象》。桃園市:元智大學藝術中心

專書
2019 《創造與心智成長》(修訂版) 中譯本
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7 《雕塑史101:從古典到現代西洋雕塑》
新北市:活字出版;遠足文化出版
2015《藝術史101:從印象派到超現實主義》
新北市:活字出版;遠足文化出版
2014《王德育的觀想藝見:西洋繪畫縱橫談》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04《臺灣藝術:現代風格與文化傳承的對話》
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2001 Life and Death in Early Chinese Art(英文版)
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 《上古中國之生死觀與藝術》。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2 《李石樵:高彩度的追求者》。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1975 《創造與心智的成長》中譯本。臺北市:文泉出版社

展覽目錄的論文
2024 〈西洋藝術史的饗宴〉。臺南市:奇美博物館
2013 〈千山獨行的洪淩:中國傳統繪畫精神的現代闡釋〉(中英文)
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2009 〈璀璨的浪漫主義:羅清雲的藝術〉(中英文)
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7 〈從現實題材呈現美感價值的李石樵〉
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2005 〈非凡光影:認識荷蘭藝術大師林布蘭教育展〉
新北市:淡水古跡博物館
2004 〈金雞報曉迎吉祥:農曆春節雞年特展目錄〉(中英文)
臺北市: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發展中心
2001 〈廖修平藝術的變革與恒常〉(中英文)
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 〈臺灣精神:現代風格與文化傳承的對話〉(中英文)
美國紐約市: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臺北藝廊
1997 “Abstract Expressionism and East Asian Aesthetics”
〈抽象表現主義與東亞美學〉(英文)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新加坡:新加坡美術館
〈奇美典藏雕塑精品展:淺談西洋雕塑發展的沿革〉
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6 〈趙無極的藝術:一位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的成長和發展〉(中英文)
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4 〈布爾代勒的風格傳承〉(中英文)。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4 〈比利時表現主義〉(中英文)。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4 〈卡‧阿貝爾〉(中英文)。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1992 〈朱沅芷一九三六年前的生平暨藝術〉(中英文)
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國內期刊論文
2007 〈八里‧巴黎:從顏水龍的《淡水晨曦》
論日本殖民地時期臺灣畫家對巴黎的縈思夢繫〉
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第十三期,頁11-45
2004 〈抽象表現主義與中國美學〉
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第八期,頁35-70
2002 〈從建築的折衷風格論中台禪寺〉
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第五期,頁61-88

2000 “The Aesthetic of Empathy in Ancient Chinese Art: Rengshen Bixiang”
〈古代中國藝術中的感情移入藝術觀:「仍深比象」〉《英文)
桃園市:元智大學《元智人文社會學報》,頁1-18

1998 〈重建臺灣藝術史觀:一些名稱與觀念的厘清〉
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育月刊》100期,頁11-20


國外期刊論文

2011 “Sino-Kharosthi and Sino-Brahmi Coins on the Silk Road Identified with Stylistic and Mineralogical Evidences” (joint authors).
(以風格和礦物學證據來判定絲路的漢佉盧錢幣和漢婆羅米文錢幣)(聯合作者)
Geoarchae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1, Volume 26, No. 2, pp. 245-268.

1992 “The Album Attributed to Tung Chi-chang (1555-1636) in the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波士頓美術館藏據傳董其昌寫生冊之研究〉
London: Oriental Art.
Part I (Spring 1992), pp. 4-14; Part II (Summer 1992), pp. 76-87.

1991 “The Nei Jing Tu, a Daoist Diagram of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Man”〈《內經圖》:道家內丹圖〉
Baltimore: The Journal of the Walters Art Museum,
Volume 49/50, 1991/92, pp.141-158.
“From Eclecticism to Syncretism: Reevaluation of Tung Chi-chang’s
Two-School Theory”
〈從折衷至集大成:董其昌南北二宗論的重探〉
Stockholm: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No. 63, 1991, pp. 100-142.


研討會論文
2010 〈古典藝術在藝術史發展中的詮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99 〈淺論宗教與臺灣藝術之意識型態和表現風格〉
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承辦
1999 〈臺灣水墨畫之繼絕存亡〉。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8 〈中國古代色彩與宗教表現〉。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1992 〈劉國松繪畫中圓之意象〉(中英文)。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策展
2008 《羅清雲紀念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
2000 《臺灣精神:現代風格與文化傳承的對話》
美國紐約市:臺北藝廊;臺灣桃園市:元智大學藝術中心